当前位置:首页 > 档案工作> 工作动态

海澄“龙门”石刻考

发布日期:2023.09.22        来源:厦门市海沧区档案馆

   海澄,古县名。据乾隆《海澄县志》载“澄在郡东南五十里,本龙溪八九都地,旧名月港,唐宋以来,为海滨一大聚落”。明正德至嘉靖年间,因当地豪民走私贸易获得巨额利益,诱发海盗倭乱,致民不聊生。于是,当地官员向朝廷申请设立县治,嘉靖四十四年获得批准。“割龙溪一都至九都,及二十八都之五图,并漳浦二十三都之九图”设立海澄县。辖区范围“东至镇海卫海门巡检司六十五里,西至祖山铺石码一十五里,南至南靖漳浦交界马口桥四十里,北隔大江至青礁一十里又至同安县界新安一十里”,即现在的漳州港及海沧大部地区。

   “龙门”石刻,据乾隆《海澄县志》载,位于原来的海澄县,即现在的海沧区境内,原迹已无存。唯县志云“五通岭,路通同安,峰头巨石高十丈,宋文信公扈少帝过此石,上大书‘龙门’二字,明同安林希元有诗云‘翠壁丹崖不可攀,石门龙过海风寒,擎天力竭忠臣毙,千古留题墨未干。’”但是,在人们的印象当中,厦门地名含有“五通”的貌似只有“五通码头”;并且,《闽书》关于“龙门”石刻的记载与乾隆《海澄县志》大相径庭。《闽书》云“五通岭,岭祀五显。有二石夹路,其一高百余尺,石上有跡,若鱼头上向者数十。上刻龙门二字,云宋文丞相从幼主过此所刻。予尝至其处,岭路岞峉,非通衢也。幼主又自龙窟登舟入海,亦不叶取途。唯嘉禾屿有五通岭,幼主所过,乃此岭也。又,文丞相未尝奉幼主南行。龙门二字大似米元章笔,亦非丞相笔样。想当时取象名石,而所云丞相,或陆丞相歟?”

   《闽书》是福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省志。作者晋江才子何乔远,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开始撰写,万历四十四年成稿,后又补入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八年的资料刊印成书。显然,从《闽书》记载来看,何乔远之前就曾看过“龙门”石刻的记载,且明确指向在“五通岭”,是宋文丞相所刻。但是,他通过实地走访和查阅史料对这一记载提出了质疑。那么,“龙门”石刻究竟在哪里?“龙门”二字究竟是不是文天祥所题呢?

   同为万历时期的《漳州府志》和《泉州府志》同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《漳州府志》云“龙门岭,在一二三都,峰头有石,高十余丈,宋文天祥卫帝昺南奔过此,书龙门二字勒石,同安林希元有诗云‘翠丹崖不可攀,石门龙过海风寒,擎天力竭忠臣毙,千古留题墨未干。’”《泉州府志》云“五通岭,在积善里十七都庄坂尾,中有龙行石,宋丞相文天祥辅幼主自御踏石至此,见旁有二巨石高四五丈,其中如门,因大书龙门二字刻于石。”

   一曰“龙门岭”,在漳州海澄一二三都;一曰“五通岭”,在泉州积善里十七都。显然,不排除漳州和泉州的官员乡绅,都想把这一历史事件安在自己的地盘上,故意而为之。然而,对于处于基层的海澄县来讲,“龙门”石刻究竟在“龙门岭”还是在“五通岭”,显然再清楚不过了。因此,崇祯《海澄县志》对《漳州府志》的记载进行了纠谬。崇祯《海澄县志》云“龙门岭,路通吴贯,其上有龙门院,废址犹存。五通岭,路通同安,峰头巨石高十丈余,宋文信公尾帝昺南奔过此,大书龙门二字,勒石尚存,旧云在龙门岭误也。”后来编修的康熙《海澄县志》和乾隆《海澄县志》基本沿用了这一记载。康熙《海澄县志》云“龙门岭,路通吴贯,上有龙门院旧址。五通岭,路通同安,峰头巨石高十丈余,相传宋文天祥公尾帝昺过此,大书龙门二字勒石”。乾隆《海澄县志》甚至还专题进行了纠谬,云“文丞相大书‘龙门’二字在五通岭,盖海澄、同安连界通路处,郡乘误谓在龙门岭,岭原以龙门院得名,初无刻石,有目咸观而传讹至今”。

   可见,“龙门”石刻在崇祯时期尚有勒石。何乔远亲至五通岭亦曾见“石上有跡”,只是由于“岭路岞峉,非通衢也”“文丞相未尝奉幼主南行”“龙门二字大似米元章笔,亦非丞相笔样”,而怀疑石刻有假,从而作出所到之处非五通岭,“唯嘉禾屿有五通岭,幼主所过,乃此岭也”的判断。倘若解决了这三个问题,那么“龙门”石刻的地域之争也便有了结果。

   其一:龙门岭果真“非通衢”吗?

   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,发现了龙门岭古道遗址。报告显示,遗址位于海沧区东孚镇鼎美村龙门社龙门岭上,约为宋代所筑。全长约8公里,宽1~1.5米,路面为石砌。此古道西南起自海沧街道古楼水库北侧得古渡头,向东北方向蜿蜒前行,中途翻越龙门岭,通往今东孚镇。其中龙门岭段保存最为完整,并发现有一桥,名“庵井桥”。桥长2.4米,宽1.5米,厚0.2米,桥面距溪床1.8米。桥身由三条花岗岩条石铺筑。龙门岭南坡道旁有一题镌“天衢”隶书字样的巨石。

   据海沧文史专家研究称,自宋朝以来,尤其是在明朝“隆庆开海”之后,当时的海沧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一跃成为海洋贸易的商品集结地,大量商品经由海口镇(今海沧港)装船出海。因此,以海沧为起点,有若干商道可直达漳泉各府县。其中一条经古楼、鼎尾(《泉州府志》所称后坂尾)、东瑶,在深青与官道连通去往泉州和同安,即龙门岭古道。《漳州府志》所指龙门岭、《泉州府志》所指五通岭即位于这条古道上。明嘉靖年间林希元尝经此往来于金沙书院和同安之间,得见“龙门”石刻,即兴赋诗一首,被收录于《漳州府志》。如今,古楼村境内尚有文人墨客时常造访的云泉寺,以及刻于大石上的“天衢”石刻;虎渡、贞岱、深青、凤山等苏姓祖地“街上社”也位于此道旁。然而,不知何故,这条商道在嘉靖之后,渐不如前,乃至被慢慢废弃,以至于何乔远认为五通岭“非通衢”。反之,随着月港贸易的衰落和厦门港的崛起,作为同安去往厦门的必经之港“五通渡”却日渐突出,为人们所熟知。

   其二:文丞相确实未尝奉幼主南行。

   宋史》载,德祐二年五月“宜中等乃立昰于福州,以为宋主,改元景炎”。文天祥“闻益王未立,乃上表劝进,以观文殿学士、侍读召至福,拜右丞相。”“寻与宜中等议不合。七月,乃以同都督出江西,遂行”“十月壬戌朔,文天祥入汀州”“十有一月……昰入海……昰舟至泉,寿庚来谒,请驻跸,张世杰不可……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。昰移潮州”“十二月……昰次甲子门”“至元十四年正月,大军破汀关……文天祥走漳州”。

   据此可见,《漳州府志》载“宋文天祥卫帝昺南奔过此”、崇祯《海澄县志》载“宋文信公尾帝昺南奔过此”亦或是康熙《海澄县志》载“相传宋文天祥公尾帝昺过此”均有两处谬误。一则文丞相确实未尝奉幼主南行。因为,幼主南行期间文丞相一直在汀州督战。二则当时的幼主是赵昰而非赵昺。因为,据《宋史》记载,至元十五年四月“昰殂于冈洲……众又立卫王昺为主,以陆秀夫为左丞相”。乾隆《海澄县志》或许意识到了这两处谬误,将“帝昺”改成了“少帝”,但事件的另一主人公文丞相,不知何故却被保留了下来。

   其三:“龙门”二字究竟是何人所写?

   无论是正德《大明漳州府志》记载的“龙门岭在县东百里,其岭高,上有石,昔人刻龙门二字。”还是明弘治《八闽通志》记载的“龙门岭在一二三都,峰头有石,上刻龙门二字。”都未曾有明确指向。至于后来的《漳州府志》《泉州府志》《海澄县志》为何明确指出为文丞相所写,已无从考究。而现场见过“龙门”二字的何乔远所指“龙门二字大似米元章笔,亦非丞相笔样,或陆丞相歟?”也只是猜测罢了。

   是以,“龙门”石刻确在原漳泉交界的“五通岭”(现厦门市海沧区境内),而非嘉禾屿(厦门岛)“五通岭”;“龙门”二字究竟为何人所写,随着石刻的灭失现已无从考究,但可以肯定的是确非文丞相所写。

    

海澄县全图

    

《海澄县志》内容节选